国际最大直径水下盾构地道贯穿
产品介绍
在霸占了28项技能难题,发明了多项国际纪录之后,万众瞩目的济南黄岗路黄河地道迎来了新节点。
8月17日,跟着开挖直径17.5米的“山河号”盾构机刀盘破洞而出,济南黄岗路黄河地道盾构段顺畅贯穿。该工程由济南城市制作集团出资制作,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。
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表明:“这条地道是国际上最大直径的水下盾构地道,其建成具有里程碑的含义。”
济南黄岗路黄河地道全长约5.75公里,其间盾构段长约3.3公里,其先后下穿黄河大堤、黄河等灵敏区域,最深覆土厚度达49.2米,最大水土压力6.3巴,相当于一个人手掌巨细的面积上接受两个成年男人的分量,掘进进程中沉降操控要求高,施工难度大。
中铁十四局项目盾构司理薛永超向记者介绍,在施工中,该地道选用一台“山河号”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,其长距离穿越粉质黏土、胶结砂层等叠合地层,好像穿越“粘糕”,刀盘极易结“泥饼”;一起,区间段2000米范围内,不规则散布着巨细不一的“钙质结核”,最大硬度达41兆帕,极易构成刀具磨损和卡泵现象。
为此,该工程量身定做的“山河号”盾构机,立异使用大开口率带压复合型刀盘,安装自主研制的金刚石刀具、碎石机、双管路液压采石设备,搭载“五官一脑”智能化配备体系,构建盾构掘进的“才智大脑”,完成全流程感知、预警与智能决议计划。在黄河之下,初次完成了全程3.3公里接连盾构掘进不换刀,破解不良地质带来的施工难题。
因为盾构机开挖面积达240平方米,比半个规范篮球场的面积还要大,每掘进1环就会发生1200立方米泥浆。怎么样处理巨量泥浆?据中铁十四局项目现场负责人周祥介绍,他们创始了“絮凝+提浓+压滤”体系组合工艺,每日泥浆处理功率进步50%,滤饼的含水率下降至30%以下,完成泥浆高效处理以及尾水的循环使用和零外排。
此外,针对特大断面管片上浮技能难题,该团队使用第四代同步双液注浆技能,短短30分钟就能构成前期强度,为成型地道穿上了一件巩固的“金钟罩”。一起,他们经过同步注浆检测设备,对注浆作用进行可视化监测,有用判断壁后注浆丰满度,完成管片上浮量操控在5毫米以内。
据了解,上述团队先后霸占开挖面安稳操控、穿越悬河大堤沉降操控、特大断面管片上浮操控、海量泥浆绿色高效处理等28项技能难题,完成最高日进尺18米、月进尺426米,发明了17米级盾构施工的国际纪录。
对此,以钱七虎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以为,地道制作进程高度智能化、机械化、绿色化技能的施行,将推进咱们国家盾构地道技能往前迈出一大步。